4月16日,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大會暨移動源減污降碳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總結了第3屆專委會的工作成果,舉行了第4屆專委會換屆選舉,丁焰、方茂東等連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在新任秘書長方茂東的主持下,中國環科院科技處處長丁焰、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徐洪磊等發表了演講。從專家們的演講可以看到,我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從治污轉向降碳。
■ 機動車治污形勢在變化
作為CO2排放大戶,機動車是交通領域碳排放的重點。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11.57億噸,約占全國的12%,其中機動車排放占比為84.6%,成為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
全球幾個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有相同情況。丁焰列舉了美國、歐盟的碳排放清單數據,交通源占比分別為26%和28,比我國高約12%。丁焰認為,美國、歐盟與我國的情況有較大差別,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交通領域之外的碳排放數據也較高,而歐美相對較少。
機動車排放污染物主要包括NOX、顆粒物等,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機動車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丁焰
丁焰回顧了1999~2021年汽車污染物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在這段時間,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19倍,NOX增長了0.4倍,VOCS排放量基本持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3.7倍。碳排放成為了最突出的問題。
丁焰說:“建設生態文明是黨中央提出的方針,生態環境部門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重大戰役中包括藍天保衛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
徐洪磊的演講與丁焰有許多相通之處,也有一些不同,他在演講中提到,“我喜歡用2019年之前的數據,3年疫情產生的數據不能真實反映我國交通領域的情況。”
徐洪磊在演講中提到,從運輸方式來看,公路碳排放總量占比約為87%,從私人交通和營運交通性質來看,營運性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總量占比約為64%。數據還顯示,2019年,交通各子領域碳排放占比分別為鐵路0.68%,水路6.47%,民航6.09%,營運性公路50.68%,非營運公路36.08%。
綜合判斷,徐洪磊說,交通領域碳排放總量在2030年前后達峰的可能性較大,峰值約為13億~16億噸,在低增長強化低碳情況下,2060年交通領域碳排放總量有望降為2億噸左右。
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得到長足發展,但是,我國電力主要來源于火力發電,徐洪磊說,考慮電力間接排放和發電量結構預測,2019年,交通運輸領域電力產生間接碳排放量約為0.4億噸,2060年將達到4億噸。
徐洪磊認為,公路交通對于交通領域碳達峰的時間具有決定作用,未來減排潛力最大;水路交通在2035年后進入平臺期,2045年后排放逐步下降;鐵路運輸基本已達碳排峰,2045年后排放逐步趨近零排放;民航業將來增長很快,碳排放占比持續增加,2060年碳排放占比可能達到66%。
■ 交通領域降碳成本高、涉及面廣
徐洪磊
徐洪磊提到,衣食住行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交通運輸是居民出行、物流服務的基礎支撐和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運輸需求總量、運輸裝備保有量仍將增加,這導致碳排放總量仍將持續增長。
全社會對服務品質提升需求不斷增強,對交通運輸時效性、個性化、舒適度等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水平已接近發達國家,單位碳排放下降面臨瓶頸。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6次評估報告指出,交通運輸行業碳減排的成本明顯高于工業、建筑等行業。這導致降低碳排放資金需求量大,增加降碳的難度。
交通運輸行業碳減排工作涉及面廣,協調的部門非常多,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交通、鐵路、民航、發改、公安、工信、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及企業、公眾共同發力。
■ 機動車污染防治向精準治理靠攏
機動車污染治理進入了新階段,治理思路與手段也將隨之改變。
丁焰談了下一步總體思路:建立車油路企協同治理技術方法體系。機動車污染治理不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向精準治理靠攏。
在車輛方面,機動車污染排放標準升級,實現源頭減排,對車輛實施在線監控等過程達標管理,對用車大戶建立制度管理,與此同時,油品合格率不斷提升。要建立道路精細化排放清單,識別大宗貨物運輸通道,支持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同時建立用車大戶與車主相結合的柴油車管理制度,與工業源深度結合的綜合監管成效更顯著,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和運輸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
其中對于輕型汽車,在測試、核算及實施方面綜合考慮,協同測試溫室氣體和污染物,WLTC側重于污染物評價,CLTC側重于溫室氣體評價,基于多工況的排放測試管理,不同工況間單車限值判定裕度進行管控,利用OBFCM的車隊CO2監管。
對企業平均溫室氣體核算,基于腳印面積/裝備質量等進行核算,與現有體系進行協同,污染物逐年下降,達成階段性目標。同時建立靈活的機制,溫室氣體積分和污染物排放積分。
對于重型車,要綜合考慮油耗協同,以及單車限值管理,實現長期減排目標。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研究烯烴、芳烴、蒸氣壓等指標的清潔化和精細化,研究構建油品快速檢測系統及超標油可追溯方法,研究低碳燃料的開發與應用。建立多源數據高精度污染物和溫室氣體融合清單,并且支持大宗貨物運輸減污降碳,以及支持重點行業清潔運輸政策等。
丁焰說,預計到2035年,NOx和VOCx排放量分別為188.2萬噸、85.9萬噸,較2020年分別下降71%和58%。到2060年,NOx和VOCx排放量分別為15.5萬噸、5.5萬噸,較2020年分別下降98%和97%。
“十四五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呈增加趨勢,2025年較2020年增加29%。預計2029年左右達峰,峰值為12.8億噸。”丁焰說。
徐洪磊提到,為了優化運輸結構,貨運要公轉鐵、公轉水,客運要公轉鐵、空轉鐵。要加快零碳燃料的替代。并且按照先公共后私人、先輕型后重型,先短途后長途、先局部后全國的思路研究并制定新能源車輛應用路線圖。
要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以交通融合為導向,建立適應電動化交通的基礎設施體系。交通管理部門還將探索實施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的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措施,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的出行碳賬戶制度。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Related news
不再一刀切!機動車污染防治有重大變化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王皓蒞臨我司指導工作
悠悠粽香,甜蜜時光
聯系我們
服務熱線:0551-62725588
銷售熱線:0551-62725585
售后熱線:0551-62725588
地址:合肥雙鳳開發區梅沖湖路019號
傳真:0551-62725578
郵箱:szadmin@hf-sz.com.cn
Copyright ? 2021 合肥神舟催化凈化器股份有限公司 皖ICP備18001807號-1